宋代志怪故事——承天寺(司户滕恺前生原来是高僧)
1、(泉州承天寺) 【白话】 滕恺(字南夫)是江西婺源人。他在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年)进士及第,朝廷给他调官做信州(江西上饶)司户。
承天寺位置介绍
1、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,又名月台寺,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(公元957-958年)建寺,历代屡经重修,与开元寺、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,有“一尘不染”、“梅石生香”等奇景。
2、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。承天寺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,又名月台寺,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(公元957—958年)建寺。
3、承天寺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。承天寺又名月台寺,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建造,历代屡经重修,与开元寺、崇福寺并称“泉州三大丛林”。
4、泉州承天寺,又称月台寺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。在五代时,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。后周显德年间(954-960年)改建为佛寺,初名“南禅寺”。宋景德四年(1007年),赐名“承天寺”。
5、不是银川的,苏轼在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中提到的承天寺在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城南。公元1083年,苏轼被贬至黄州任职,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。虽然叫承天寺的寺庙有好几个,但是苏轼这篇文章里指的是湖北黄冈的承天寺。
泉州承天寺门口对联叫什么?
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此地古称佛国,满街都是圣人。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。
入不二法门,有无量自在。这是弘一法师写在承天寺大门外的一副对联。正所谓:“得无量自在、入不二法门。”如果真理是唯一的真理,那么佛教、基督在最本质里本来没有差别。
上联:子瞻摹月色疏影摇曳 下联:怀民伴苏仙静夜闲游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原文: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
雪夜赏景。因为上联是赏雪景,写作者在湖面看到雪景,下联写苏轼在承天寺和张怀明院里赏月的景色,一个是夜里,另一个是赏月,把上下联结合起来综合的分析判断,所以用“雪夜赏景”,高度概括了上下联的意思。
对联: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◎ 世事无常谁化度?人心向善自修行。◎ 利禄无非花障眼;得失莫让火攻心。◎ 渐老情怀甘放弃;非关我事不奢求。◎ 人于静处曾开悟;心若安时便得闲。
承天寺在哪里
承天寺在哪里,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,是南唐时期修建传承至今的古寺,其内在蕴含着无数的文化历史结晶,历代都有重新修建的经历,该寺庙一尘不染,是信仰者必去的寺庙之一,在泉州这个地方属于重要的旅游景区。
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。承天寺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,又名月台寺,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(公元957—958年)建寺。
承天寺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。承天寺又名月台寺,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建造,历代屡经重修,与开元寺、崇福寺并称“泉州三大丛林”。
泉州承天寺,又称月台寺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。在五代时,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。后周显德年间(954-960年)改建为佛寺,初名“南禅寺”。宋景德四年(1007年),赐名“承天寺”。